聯系我們
手機:13722252255
電話:13722252255
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縣長古城工業區
電話:13722252255
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縣長古城工業區
孔子像反應了“孔子觀”--孔子雕塑
發布時間:2018-12-20點擊量:75
駱承烈說,關于孔子的相貌,史書記載甚少,今天人們見到的孔子雕塑所展示給我們的孔子的相貌,均系后世想象而來。而想象的依據,卻反映了不同時代、不同地位之人的孔子觀。
漢、唐時期,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被奉為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所以漢代的孔子銅像所展現的孔子更像是一位學者,吳道子繪的"孔子行教像"是一位身穿寬衣博帶、面貌溫文爾雅的老夫子。即使顧愷之繪的"孔子為魯司寇像"中,孔子著官服、戴官帽,一幅官員氣派,體現了孔子較高的政治地位,但也是面容和藹,一副"為政以德"之態。自宋元以后,孔子相繼被謚為"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其服飾便由公侯制進到帝王制。
曲阜孔廟大成殿內的孔子銅雕塑頭上就頭戴十二冕旒,身著十二章服,凜然獨立,像前之木主上也寫上"大成至圣先師之位"。這是一種帝化和神化孔子的形象。國外一些孔子像的繪制,也可以看出問題。美國芝加哥的孔子像系模仿西安碑林中的孔子像,但是面部略長,酷似西方人。日本人繪制的孔子像從形象到服飾,也多與日本人相似。
上一頁:眾多的孔子像--孔子雕塑
下一頁: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