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電話:13722252255
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縣長古城工業區
孔子雕像之孔子的儒家學對東南亞以及歐洲的區別
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在中國存在幾千年,對于中國的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潛在影響。傳統的責任感思想、節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統治結合的結果,因此,儒家思想是連同我們當代在內的主流思想。孔子雕像廠家帶大家去了解孔子的儒家學所產生的影響和區別。
孔子對東亞:儒家思想在東亞各國都有廣泛的影響。在韓國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影響,至今都還很明顯的。在韓國,信奉各種宗教的人很多,但是在倫理道德上卻以儒家為主。在西方文明侵入韓國社會后,各種社會問題有所增加,但是韓國政府以儒家思想的倫理道德作為維護社會的穩定的制約力量,在教育中深化儒家思想。
儒家學說在中國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經典不僅是思想統治工具,同時也是中國封建文化的主體,保存了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世界也占有重要地位。儒學和漢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樣,很早就傳播到周圍國家,并對那里的思想和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
孔子對歐洲:中國古代文化對于世界文明的貢獻,不是只有“四大發明”,以“四書”、“五經”為代表的政治文化,對于人類近代文明也有過積極的貢獻。明清之際,歐洲的耶穌會士歷經千辛,溝通中西文化,把中國當時的主體文化——儒學——程朱理學,用輪船運往17—18世紀的歐洲,在那里曾經形成過100年的中國文化熱,儒家思想與意大利文藝復興以來所形成的歐洲新思想相結合,成為歐洲近代歷史發展的主導精神——啟蒙思想的一個重要思想淵源。
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袖伏爾泰是中國儒學在歐洲最有力的鼓吹者,他和他的“百科全書派”把中國儒學,作為反對神權統治下歐洲君主政治的思想武器;程朱理學——新儒學,成為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創立古典哲學的依據,并用以反對羅馬教廷的啟示神學;被稱為“歐洲孔子”的魁奈,以儒學為依據,開創了近代歐洲政治經濟學的新紀元,為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近百年來,中國人、東方人都公認,現代民主就是西方的民主,它起源于歐洲。學習、借鑒,乃至全盤照搬西方的民主,也就成為許多近現代中國人的思想熱點。但是,在半個世紀以前就有西方人,經過近百年來,無論東方人、還是西方人都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實現社會現代化的一種文化上的障礙、精神上的阻力。然而,在半個世紀以前就有西方人指出,以儒學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曾經是17—18世紀歐洲資本主義社會,形成和發展的一種精神動力;半個世紀之后的今天,東亞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尤其是中國近20年的飛速發展的歷史,向世人顯示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東方文明,不是實現社會現代化的一種精神阻力,而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動源。
文化或是文明,都是人類共同勞動與智慧的結晶。人為地把文化分為東西兩個對立的體系,只看各種文化之間的矛盾與沖突,不看各種文化之間的對話與交融,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產生的一種文化偏見。這種文化偏見,已經成為人類文明走向未來的一種精神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