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手機:13722252255
電話:13722252255
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縣長古城工業區
電話:13722252255
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縣長古城工業區
孔子雕塑,孔子的教化思想目標
發布時間:2022-08-05點擊量:48
說到孔子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從古至今都流傳著孔子在教學的上教學觀念與思想體系,孔子雕塑的教化思想體系為中國傳統社會政治國有非常大的價值引導,盡管有時存在過于強調教化對政治影響的現象,表現出不同程度的道德決定論的傾向,但其所蘊含的人文精神、政治理念及其價值取向等合理因素,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鑒意義。
儒家所提倡的教化,須有一定的物質基礎,應在民“富”的基礎上實施教化,也就是說,人們在生活富裕以后,才會有更高的精神文化追求。于是,后人就把孔子這一教化思想用“富而后教”來描述??鬃邮侵袊逃飞系谝粋€將教育置于經濟的條件下進行認識的人,他的這一思想觀念自然也就成了中國教育史上的經典論述和施教原則。
孔子儒家推崇禮樂教化,目的是希望通過為政者道德素養的不斷提高、人格的不斷完善來帶動廣大民眾“克己復禮”,全面提升整個社會的人文素養,推動社會移風易俗,改變天下無道的混亂局面,實現天下和諧有序,給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一個穩定祥和的社會環境。
在一定意義上說,儒家的教育不同于現代社會的知識性教育。雖然儒學中也包含部分知識和技能性的內容,但其重點在于“文之于禮樂”,即“成人”的道德化育,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人文教化”,即“人文化成”之意。儒家的人文教化以社會經濟發展為基礎,堅持所謂“富而后教”的原則??傮w而言,孔子的教化理念可以用“富而后教”“人文化成”來做一簡要的描述和概括。